语言 ▾
中文EN

08.11-08.17 临床预测模型研究顶刊快报

发布时间:  2025-08-20 11:26:33

THE LANCET  2025/08/11-2025/08/17

1.整合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罪犯病变诊断与风险评估的人工智能模型  08.11  eClinicalMedicine

2.荷兰一项基于人群的筛查计划中,人工智能作为独立的第二读取器检测临床相关的乳腺癌: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 08.14  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



Nature  2025/08/11-2025/08/17

1.人工智能驱动的多模态数据融合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评估  08.11  Nature Communications




THE LANCET

1.整合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罪犯病变诊断与风险评估的人工智能模型

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odel integrating culprit lesion diagnosis and risk assessment fo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

(1)背景: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(ACS)是全球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,约50%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(STEMI)患者存在多支冠状动脉疾病(CAD)。尽管现有指南推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(CCTA)用于ACS风险评估,但传统预测模型依赖线性统计方法,难以捕捉临床实践中复杂的变量交互关系。当前亟需一种整合机器学习(ML)的解决方案,既能诊断ACS罪犯病变(发病7日内),又能预测未来ACS风险(≥30天),以优化心血管风险分层。既往研究虽开发了ML模型用于ACS诊断或长期风险预测,但尚未实现两者的统一框架,且缺乏基于CCTA的ML模型对远期ACS事件的同步验证。本研究旨在填补这一空白,通过多中心队列构建ML模型,识别ACS罪犯病变并预测其短期进展风险。。

(2)解释:研究采用多中心队列设计(总样本量n=2619),通过回顾性队列(1854例患者)训练并比较五种ML算法(LASSO回归、决策树、随机森林、支持向量机、XGBoost),发现随机森林(RF)模型在识别ACS罪犯病变中性能最优(训练集至测试集AUC=0.85)。该模型整合了17项临床、解剖及血流动力学特征(包括狭窄程度、ΔCT-FFR、斑块成分等),其中狭窄严重性和ΔCT-FFR贡献度最高(图2C)。进一步在前瞻性队列验证中,RF模型成功实现ACS风险分层:队列3(中位随访60个月)和队列4(中位随访28个月)的Kaplan-Meier曲线均显示高风险组ACS发生率显著更高(log-rank P<0.001),且时间依赖性曲线证实其预测效力在2年内最优(AUC:队列3=0.79 vs. 狭窄模型0.67;队列4=0.67 vs. 0.60)。风险重分类分析(NRI>0)进一步突显ML模型整合多模态特征的临床增益价值,为多支病变患者早期干预提供依据。

 2.荷兰一项基于人群的筛查计划中,人工智能作为独立的第二读取器检测临床相关的乳腺癌: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

AI as an independent second reader in detection of clinically relevant breast cancers within a population-based screening programme in the Netherlands: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

(1)背景:该研究的背景聚焦于乳腺癌筛查项目在降低死亡率方面的有效性,但其面临多重挑战:包括乳腺X光摄影的敏感性有限、放射科医师资源短缺和专业知识的变异性,以及筛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判。研究旨在模拟AI作为独立阅读器或第二阅读器的场景,以评估其在荷兰人口基础筛查项目中对乳腺癌检测的贡献,并利用长期随访数据(最长52个月)来校正短期研究的偏差。

(2)解释:该研究的解释强调,当AI作为第二阅读器与单一人为阅读器结合时,能显著提高乳腺癌检测率(灵敏度相对增加16.4%,绝对增加8.4%;p<0.0001),相比传统双人阅读,这种组合识别出更多临床相关癌症(包括282例筛查检测癌、29例间隔癌和38例未来乳腺癌),但代价是召回率从2.9%增至5.0%和特异性略降2.0%,因此需要有效的仲裁机制来处理增加的假阳性召回,以避免过度诊断和工作量上升。AI识别的癌症(尤其是那些被人类遗漏的间隔癌和未来乳腺癌)在后续诊断时更具临床意义:它们更常表现为浸润性癌(93.4% vs. 人类筛查检测癌的66.7%)、肿瘤尺寸更大(平均18.5mm vs. 14.3mm;27.9% >20mm vs. 人类筛查检测癌的11.3%)和更高比例的淋巴结阳性(23.0% vs. 16.5%),表明这些肿瘤在进展后更具侵袭性,而AI能在早期阶段识别它们,从而改善预后。




Nature

1.人工智能驱动的多模态数据融合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评估

AI-driven fusion of multimodal data for Alzheimer’s disease biomarker assessment

(1)介绍:该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开发并验证一个基于变压器的机器学习框架,通过融合多模态数据,预测阿尔茨海默病(AD)的生物标志物状态。这一框架旨在解决当前AD诊断中的关键挑战:PET成像虽能提供高精度的生物标志物信息,但成本高昂且可及性有限,阻碍了其在常规临床和临床试验中的广泛应用。文章还强调捕捉Aβ和tau病理之间的协同关系,以支持更精准的疾病分期和患者分层,最终优化针对AD的靶向治疗和临床试验入组效率。

(2)结果:文章的结论显示,该AI驱动框架在预测AD生物标志物方面表现优异:模型在全球Aβ预测中达到AUROC 0.79和平均精度(AP)0.78,在meta-τ预测中AUROC为0.84和AP 0.60,并通过外部验证(如ADNI和HABS数据集)证明了其鲁棒性,即使面对特征缺失高达72%时仍保持高准确性。模型预测与PET测量的生物梯度高度一致(如P(Aβ)与centiloid值Pearson r=0.58, p<0.0001;P(τ)与meta-τ SUVr对数r=0.59, p<0.0001),并成功区分了临床前AD的Aβ状态(cognitively unimpaired组中Aβ PET阴性vs阳性差异显著,U=53044, p=3.36×10^{-12})。此外,模型衍生的复合AT分数能有效区分疾病阶段(A-T-到A+ NEO+,H=180.73, p=6.15×10^{-39}),并通过SHAP值分析揭示了区域体积变化与tau沉积空间模式的对应性(如内侧颞叶区域重要性最高,AMI=0.219, p=1.40×10^{-3})。





上一篇:根据初始血清黄体酮和连续血清hCG水平管理未知位置的妊娠:两步分诊方案的制定和验证

下一篇:SRC基因竟是PCOS的关键?溶酶体与铁死亡的新发现!



邮编:400000
联系电话:13651835632
电子邮件:zhoubaihao910@126.com
地址:重庆市沙坪坝区龙湖光年4号楼
Copyright © 2022 重庆嘉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2013225号